“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實現智能制造”,石遠發同志參加完2018年7月16日至21日中材科技組織的第一期“提質增效持續行動計劃”訓練營后堅定的說到。
石遠發同志碩士畢業后,在外資企業從事研發技術、采購等工作,2007年3加入中材科技氣瓶產業,歷任運營主管、采購主管、制造部經理助理(副經理、經理)、廠長、成都工廠副總經理、大眾事業部總經理等職務。在公司十余年的工作經歷過程中,通過在不同崗位錘煉摔打中磨礪了筋骨、增長了才智,具備了豐富的工廠管理經驗。他始終認為,企業的競爭是不僅要在技術領域進行比拼,還要在現場管理制造環節進行較量。
接受培訓后,石遠發同志興奮的告訴記者:“這次在中材科技組織的“提質增效持續行動計劃”主題訓練營中收獲特別大,不僅明確了“精益生產”目的意義,還開拓了思路、學到了一些實實在在的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我已經把一些方法運用到現場實際管理中,我一直有個智能制造的夢,我看這下可以快點實現了。”
中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大眾事業部是德國大眾在亞太地區的首選戰略供應商,自2012年研發以來,得到了德國大眾的高度認可。他作為該事業部的負責人,見證了德國的人嚴謹與高質量要求。
大眾事業部在氣瓶生產中旋壓工序能耗高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氣瓶在生產運行時為保證產品性能,工件在加熱過程中必須進行旋轉加熱,電磁鐵的消耗非常高,平均每個月每工序就要更換一只,每只電磁鐵大概在2000元左右,2015年一年就消耗量60多只,不但消耗高而且影響生產,設備故障還居高不下,班組的職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為此,設備人員組成攻關小組,白天鉆進生產線,夜里畫圖紙、出設計,反復論證,他們將其改為氣動機械式自動控制方式,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不僅降低了設備故障率,還提高了生產效率,每年就能直接節省下10萬元的費用。與此同時,石遠發還積極激勵引導工作,只要節約費用被審核最終認可,到了月底還會按照節約額度的10%進行獎勵。通過全員價值創新,2016年大眾事業部就實現16種BOM材料節省902萬,其中完成11項工藝改進節省了53萬、完成59個設備改進項目實現機械修理費用節省137.25萬,單班穩產200只達到人均年產值122.4萬實現增效。2017年他擔任大眾事業部總經理期間,帶領團隊實現收入1.034億、人均年產值153.96萬元、凈利潤1129.7萬的驕人業績。
通過培訓后,他認識到大眾生產線的整體設備信息化水平還沒有達到,生產線整體還不可能一下達到智能制造水平。我們雖然這次改造的不大,但是我們是向智能制造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我們實現“智能制造夢”信心更足了。培訓后,他立即在7月27日對事業部所有員工進行培訓宣貫。同時安排對事業部涂裝裝備線上進行梳理討論,讓大家更深入了解通過植入防錯措施的益處,避免人機因素而產生缺陷產品,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并計劃在年底前輸出整條線的防錯措施,為以后新項目或智能改造防錯數據植入及管理信息化植入提供依據。
石遠發同志通過“提質增效持續行動計劃”訓練及宣貫,感慨的說:“今后的二、三十年社會將有可能演變成智能社會,在生產線上智能制造要不加快實踐,我們就會落伍。我的壓力感覺很大。但我欣慰的是,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我經常出差,還要忙廠里的事,夫人辛苦帶著兩個孩子,同時經常鼓勵我、理解我、支持我,這是我最大的動力源;另外非常感謝公司給予機會及平臺,在以后日子需要加倍努力工作以跟上公司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