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90后,他渴望“詩和遠方”的旅行,他希望人生有更多新體驗...他是劉海斌,出生于1990年9月,是中材葉片萍鄉公司的一名工藝工程師。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有質量的交付等于零”,他用責任的擔當和務實的理想來書寫“90后”的新篇章。
他和他的第一支葉片
劉海斌大學畢業后就來到中材葉片,是中材葉片首批“百人計劃”大學生,從此,他就和葉片結下了“不解之緣”。剛剛走出校門的他,恰巧趕上中材葉片在江西萍鄉籌建工廠,他懷揣著練就一身本領、打造一流葉片的理想,義無反顧的參與到萍鄉工廠的籌建中。他白天和師傅在廠內學業務,晚上回到宿舍整理記錄,學習葉片專項知識,不斷提高專業能力。他的付出得到了領導的肯定,決定讓這個出類拔萃的“90后”擔任59.6葉片型號負責人。劉海斌接受了這個挑戰,全身心的投入到了59.6葉片攻堅過程中。從產前準備到部件制作,再到蒙皮鋪層、粘接、脫模,每一個工序他都親力親為,晚上盯累了,就在工地食堂包間的沙發躺一會,醒來繼續盯,確保一次通過。經過夜以繼日的研制,59.6首支葉片終于在劉海斌和他的團隊共同攻關下完成下線。2017年1月12日晚上10點葉片就準備發貨出廠,劉海斌心情非常激動,可是他還是放心不下,下午6點多又來到葉片跟前,再看看、再摸摸,就在這時在葉片的一個隱蔽的部位,細心的他發現了一個很小的瑕疵,“就這樣混過去,可能沒什么事”,這個想法也同時在劉海斌的腦子里出現。“一定不行,沒有質量的交付等于零”,劉海斌不再猶豫,決定馬上組織項目組成員進行維修。他自己手糊浸布,手糊完成后,舉著烤燈對維修區域加熱,幾個人很快就消除了瑕疵,實現了葉片優質出廠。晚上10點半運輸車輛開進車間,劉海斌親自指揮葉片裝車,倒姿態、拆架子、量高度直至順利裝車。當晚夜色朦朧,小雨紛飛,他把葉片一直送出廠區大門,直到葉片消失在朦朧的夜色中,他才把心放下。當他把59.6第一支葉片出廠照片發至團隊聊天群中時,整個團隊都在歡呼。那一刻他的內心無比感動,不為別的,只為這段時間的努力。
搶占先機勇立潮頭
自從劉海斌完成他的第一支葉片后,他的信心就更足了。2017年至今先后擔任了59.6、59.6A、59.6C、59.6D等新型號葉片試制項目負責人和59.6系列產品提質增效工藝負責人,為中材葉片2.0MW-59.6系列產品快速占領市場和實現50m以上葉片24小時成型的提質增效目標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提質增效項目的成功落地,標志著中材葉片50m以上葉片成型效率和質量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劉海斌在工作中,積極帶領團隊開展工藝技術攻關,攻克了真空灌注外補強和內補強行業技術難題,率先實現了批產,得到了金風科技、遠景能源和運達風電等國內一流主機廠商的廣泛青睞和高度認可,該項工藝也推廣到其他葉片廠家,為行業工藝技術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7年公司全面實施大葉片24h提質增效項目的戰略舉措,萍鄉公司承擔了新產品59.6型號的提質增效項目,該項目的成功與否,會直接影響新產品59.6的市場占有率乃至中材葉片整體市場占有率。劉海斌臨危受命,于2017年5月份擔任了項目負責人。時間緊、任務重,這對剛參加工作兩年多的劉海斌來說,更是極大的考驗。試制過程中,他在生產現場給員工培訓工藝路線和質量控制關鍵點,員工不懂的他親自示范,即使累的老胃病又犯了,也咬著牙在現場堅持。10多天沒和女朋友聊天,女朋友也發了“脾氣”,但他還是一心“愛著葉片”。最終在試制團隊的攻關下,實現59.6占模24小時的突破,且質量穩定、成本各項數據呈下降趨勢,單套模具實現了大葉片24支/月的產出,萍鄉公司在中材葉片七家分子公司中脫穎而出,拔得提質增效項目的頭籌,為其他分子公司全面實現24小時提質增效起到了示范作用,進一步提振了信心。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有利地保障了客戶59.6系列產品的交付,當年實現生產150套,搶占了市場先機,為公司2017年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中材葉片的四年,劉海斌始終兢兢業業,恪盡職責。記者在晚上9點40分進行的采訪,發現他還依然堅守在崗位上。劉海斌說:“經常加班,我的愛人李敏也習慣了,我們從小就認識,她始終是最理解我、最支持我,我們在2018年2月14日已經結婚了”。四年中,劉海斌歷練了本領、增長了能力;四年中,他的崗位在變、職務在變,可他對葉片的“癡心”卻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