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立夏的北京春風拂面,綠樹新芽。5月8日上午,中材科技總部組織黨員干部職工到北京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終點——團城湖參觀學習。
初夏時節,群芳吐艷、桃紅柳綠。中材科技總部的黨員干部職工自駕車從總部辦公地點出發,來到位北四環旁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終點的團城湖實地參觀。停好車后,大家井然有序排列整齊,在講解員的引導下來到南水北調展覽館。在展室內,大家認真聆聽講解,講解員用一組組數據全面展示了南水北調工程的歷史沿革,并重點講解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特別是北京段的建設情況。中線工程全程1276公里,起自長江支流漢江的丹江口水庫,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跨越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終點為北京的團城湖。規劃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年均調水83.4億立方米。其中北京段工程全長80公里。通水后,北京年均接收丹江口水庫來水凈水量10.5億立方米,北京水資源嚴重短缺形勢得到了有效緩解。如今北京市飲用水50%以上來自南水北調工程。在聆聽講解的過程中,黨員們還針對南水北調工程投資、水價構成、管理體制、工程建設規劃、工程建設難點等問題與管理處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黨員們不僅被一組組的數據、一個個實例打動,更對南水北調背后的艱辛的付出感動,同時也油然而生對這個偉大的工程的贊嘆之情。
隨后,大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繼續前行,這里有百余株銀杏樹組成的象征著守護天使的守望林,有刻著南水北調四個大字的大石碑,黨員們都不約而同的說要在這個里留念。在大石碑后面是一段記錄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途徑城市的銅質雕刻,樹木掩映下一段全長885米的輸水明渠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熠熠生輝。明渠是整個南水北調北京段唯一一段敞著口的水渠,共有885米長。站在明渠入口上,整個明渠盡收眼底。大家還乘電瓶車繞湖參觀。坐在車上,清風送爽,繞過兩個轉彎后眼前豁然開朗,遠眺開闊蜿蜒的水面、水邊古香古色錯落有致的亭榭、或高或低的坡地上樹木林立,眼前美景令人美不勝收。真不敢相信,北京市區里還有這么美的花園,沒錯,這里就是南水北調北京市內配套工程中重要的調蓄樞紐工程,也是丹江水進京的終點—團城湖調節池。
下車前行,在整個參觀的最后是當年修建南水北調工程用過的器械和暗渠管道實物展示區。在展示區,黨員手撫摸著當年開山破土的工具,這一件件工具都在訴說著建設者背后的艱辛付出。
藍藍的水、藍藍的天、藍藍的夢,今后這樣的美景再也不是只能見于歌詞和想象中,南水北調工程除了能為首都人民提供甘甜的安全飲水外,同時具備了美化環境、調節生態環境的功能。我們不僅要有藍藍的水、藍藍的天,還有共同實現新時代“中國夢”。通過這次參觀學習,進一步激發了黨員職工的愛黨愛國的熱情,凝聚了敬業奉獻的正能量,同時更為奮戰在南水北調戰線上的建設者們勇于擔當的英雄表現所折服。黨員紛紛表示,要學習南水北調建設者無私奉獻、攻堅克難、創新突破的精神,在自身工作崗位上學習落實,為公司成為世界一流企業貢獻出力量。